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江苏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江苏:49万人参加小高考 弃主保副引争议
2007-4-6 10:43:00 来源:来源:人民网-江南时报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江苏49.6万名考生将走进全省322个考点,参加首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。由于这是2008年江苏新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,本次测试被很多考生家长看成是提前到来的“小高考”。记者近日从一些渠道了解到,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“小高考”,苏南苏北的一些学校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冲刺方案:一种是保持教学大纲进度的稳定性,适当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学业侧重辅导;另一种则是寒假以来,学生教师针对测试科目“加班加点”,甚至把语数外教学荒废也在所不惜。

  苏南苏北迎战“小高考”的不同态度,也引发了社会各界激烈的争论。

  江苏冲刺“小高考”“弃主保副”引争议

  南京各高中从容面对“小高考”

  记者从南京一些学校了解到,绝大多数高中还是基本按照教学大纲在对学生进行巩固复习,语数外三门主课的教学也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中,对于即将测试的科目只是适度的进行了调整。记者从南京一中了解到,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从这学期开始已调整到一周3至4节课;金陵中学则适度倾斜,在保证其他学科正常开设的前提下,削减作业量以保证学生有更多时间复习。

  南京一中教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,学校只是在学生课业负担上对这几门测试科目进行一些侧重,直到临考前三天才由相关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最后的知识梳理。南京第五中学相关负责人称,该校针对高中水平测试,加强了自学课的辅导,每天有专门的学科教师进行“看堂”,解答学生遇到的学科上的问题。南京三中则非常重视这次考试,本学期就开始了针对福建招生考试网纲的复习,并且改变了下午课程的安排、加强了晚自习的管理,还安排老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。一位高二物理老师告诉记者,他们将采取“盯人战术”,挖掘一批有可能冲“4A”的、梳理有可能掉在B甚至C以下的考生,投放主要精力集中在即将测试的科目上,确保人人过关。毕竟要是不通过,考生连高考入场券都拿不到。南京二十七中则是采取区分对待的方法,对于普通学生,40%的精力要放在语数外三门上,60%则放在学业水平测试上,而优秀学生则正好相反。

  苏北部分高中停课应对测试

  高考新方案中的必修科目即将开考,盐城市各个中学都在全力准备迎考。盐城市伍佑中学陈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该校针对新的考试方式组织了学生进行模拟考试,意在检测学生存在的问题,并及时补差。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冲刺4A,所以加大了这部分学生试题的难度,同时要求他们为冲刺6A做准备。

  贾老师是盐城上冈中学高二老师,他告诉记者:“现在我们学校高二的课都停了,给学生复习要考的科目。”在随后的采访中,记者见到了读高二的女生小蒋,她正在复习准备本周的必修科目考试。她表示:“对向来注重基础的同学来说,高考方案怎么变都不会有太大影响。对我来说,现在学习的方向性比以前明确些了,以前不知道高考情况不敢投多大力,但现在学习时间的分配就比以前合理多了。对我们来说,过关很容易,但每个人都想拿到6A,都想做得完美一些。”

  南通市石港中学朱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2008年高考是一种全新的模式,对于每个学校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。为迎接本次高中水平测试,他们可谓未雨绸缪,从高一开始学校就开始关注这个“测试”,尤其到了高二,他们利用了晚自习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给学生们“恶补”。他称,本次高考测试涉及到千家万户,各阶层领导都异常关注,毕竟这次测试不能过关的学生,就没有资格参加明年的高考。记者还从其他渠道获悉,苏北部分高中从寒假以来就停上了语数外三门主科目,“加班加点”复习高中水平测试必修科目,很多学生也为此放弃了所有双休日的休息时间。

  各界热论是否该“弃主保副”

  针对苏南苏北部分学校对于“小高考”泾渭分明的应考策略,社会各界产生了不同的观点。

  南京一位中学教研人员表示,苏北一些学校采取暂时放弃语数外三门主科,全力备战4门水平测试必修科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因为长期以来,苏北一些学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,只对学生高考的五门科目格外关注,忽视其他科目的教学,造成学生偏科现象很严重,所以苏北学校的做法是在还历史“欠账”。江苏省教育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认为,苏北部分学校的做法也是一种应考的策略,现在看起来是放弃了一些学习语数外的主课时间,但相信这些学校还会把耽误的时间给补救回来,应该不会对学生的高考总成绩产生多大的影响。不过,高考复习是一个讲究规律的科学活动,相关学校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,处理好主副科的关系。

  尽管有教育人士对一些学校“弃主保副”的做法持宽容的态度,但也有持不同观点的专家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认为,不少学校从保证学生高考入场券的角度出发,停了语数外三门课,把精力集中在即将测试的科目上,这种做法实在不妥。因为学业水平测试的初衷就是要求必须每门都合格,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帮助,学生不至于出现偏科严重的现象。但实际上却是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”。由于“小高考”在高考中的分量不够大,这就势必造成了部分学校在日常的教学中放松“小高考”科目的学习,而只在“小高考”来临时进行突击学习,这是素质教育最大的忌讳。这位专家表示,有关教育部门应该针对这种“恶补风”采取有效的办法,从政策层面进行保障。南京人民中学高二理科班的一位学生家长则表示,苏北一些学校的做法无疑是在继续搞应试教育,这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;而一旦通过这种短期效应也能取得好成绩的话,对于苏南一些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中学来说,显得有些不公平。

  学业水平测试几层面纱待揭

  对于江苏49.6万考生来说,本周日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一场明年高考的“提前预演”,有关人士指出,随着考试的进行,考试的难易度、全A考生的几率、文理科的影响等几大焦点问题都将逐步找到答案。

  考试的难易度一直是广大考生家长所关心的首要话题。据记者多方了解,本次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小组仍以老高中会考的原班人马为主,但也加入了部分高考命题组的专家成员。一位人士在分析本次考试的难易度时认为,应该把眼光主要放在“水平”二字上,同时还应注意到,江苏高考方案中明确表示,必修科目的单科C级及其以上的比例一般控制在95%以上。不过,有不少中学老师也反映,所有学科都面临新教材的问题,老师第一次使用新教材,需要有个深入理解过程,但种种迹象表明,水平测试的必修试题难度不会太大。不过有关人士也提醒考生,考试中因为紧张或基础不扎实而失分的状况仍需要注意。

  根据高考方案,第一次报名参加的六门科目成绩均达A级且技术科目考试合格的考生,可享受在划线前对语数外三门高考考试总成绩加10分的政策。那么,有多少学生可以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值得众人关注。2008年高考总分不同于往年的750分,而是440分。据测算,一分就可能刷掉3000名考生,10分就是30000人。依据新方案,四门必修科目均在90分以上考到A,加上选修的两门科目A,总共6A者最后可享受高考加分;假设每一门课有5%的学生得A,依据推算,四门得A的学生有3%,高考统考之后的选修两门得A的比例是20%,一般四门得A者两门选修是A不成问题,这样最终加分者是3%,结论就是,江苏会有18000人享受加分,而江苏每年重点大学招生计划不超过5万人,加分的人太多将对正常高考产生极大影响。按这样推测,学业水平测试的难度区分还是不能小看,可以说是合格容易,得A不易。

  对于考生的文理倾向是否会给最后的成绩带来影响,也是一个关键问题。据不少中学教师反映,一般学生都存在学科发展不均衡的倾向,但由于文理科目本身的学科特点,一般基础较好的文科生在理化等方面能力并不弱,所以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理科项目上往往有把握取得高分;而一些理科生往往会对主观性较强的文科反而没很大的把握。因此,针对文理科倾向的问题,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明确表示,今年高中水平测试采取的是标准化考试,全省网上阅卷,机器扫描,统一成绩处理。

  相关新闻

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

  必修科目考试时间表

  昨日,记者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,即将举行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要加强考点建设。各地要按普通高考的要求统一设置考点和考场,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,并使用金属探测器。每个考场配监考员两名,同一考场中的监考员应来自两个不同的中学。对于监考人员也是实行资格制、培训制。监考人员的表现将记如个人工作档案中,影响到今后的个人职务晋升、职称评定等。同时,根据服务考生的原则,采取监考人员定期流动,考生定考场、定考点的措施。

  据了解,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实行等级计分,分为4个等级,用A、B、C、D表示。技术科目测试等级为合格、不合格。必修科目测试各科满分为100分,其中90分~100分为A级,89分~75分为B级,74分~60分为C级,59分及其以下为D级。2007年必修科目测试时间为4月8日全天和4月9日上午,每科测试时间为75分钟。据悉,本次学业水平必修课目的评卷工作将于4月下旬结束,4月底颁发成绩证明,根据规则,只通知考生考试等级,不通知原始分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